裝備制造行業的春天
時間:2013-08-16 16:36:02本站瀏覽次數:3308
是什么促使裝備制造業近年來的快速增長?
簡而言之如下幾項,市場有需求、產品在創新、價格具優勢、服務出特色。而在市場需求的行業大背景下,誰能立足產業潮頭,誰能取得先發優勢,那就將成為未來行業的領軍力量。這就是所謂“時機”之說,但這種“時機”特殊在哪里?從“時機”把握的角度來看,為什么說裝備制造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將要取得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
其一 出口結構有變化,產業轉移需時日。
只要看看中國出口產品的結構的發展歷程,我們就不難理解制造設備行業新一度崛起的現象。
隨著家電產業、IT產業的蓬勃發展,中國出口產品除了早年的服裝、紡織、小百貨外,家電、電子類產品的出口量也在激增。然而以浩浩蕩蕩的廉價勞動力為主要生產優勢的中國制造業隨著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匯率市場的變化早已威風不再。按照以往全球化產業轉移的規律,傳統產業應該朝中西部或是中亞、南亞轉移,然而國產裝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延緩了這一產業轉移的速度。同時由于早年家電、電子產業的盈利能力本身就比服裝、紡織行業強一些,所以產業裝備設備的轉型升級經過多年蓄力待發的市場培育階段后,隨著產業轉移的遞延性發展到近兩年,方開始迎來它的集中爆發期。
其二 產業集群大共生,嚴冬孵化即黎明。
因為特有的地理及歷史因素,在中國,產業集中程度相當高,行業集中、扎堆現象明顯。如嘉興濮院的毛衫業,其彈丸之地卻有影響全球毛衫行業的能力;再如義烏小商品的影響力甚至可以誕生一個全球小商品指數,成為全球小商品領域的晴雨表。事實上家電產業、電子產業何嘗不是如此,中國家電青島、寧波、順德“三大極”現象,以及手機產業的深圳扎堆等都是如此。
產業集群化程度高,產業轉移的難度就大,同時企業間的相互影響、跟風現象也就比較明顯。也因此早期制造裝備行業的市場培育期會比較艱難,但是一旦被產業集群中的重點企業所接受,訂單扎堆的現象也就成了大勢所趨。正是這種集群共生的效應,將使得裝備在制造業的市場培育達到一個沸點后,即呈現持續的關注高溫。
其三 勞動力匱乏催生新工業文明
如今的勞動密集性企業用工難,一方面整體社會勞動力成本激增,原先的勞動力紅利蕩然無存;另外就是國家對于農村的惠民政策及部分產業遷徙,出現工人大規模返鄉潮。勞動力的匱乏使得企業對自動化產業設備的實際需求陡增,而降低產業工人依賴度的設備升級改造也必將在電子加工、生產企業迅速擴展開來。
其四 產業發展遭遇結構瓶頸,差異定制呼喚智能升級。
昔日的毛衫僅憑借手搖橫機就可以滿足客戶的需求,因其需求量大、款式集中,熟練工人很容易培養。但是隨著單筆訂單數量的降低,差異化甚至是定制性的訂單需求增加,使得任何一個熟練工人在變化太大的產品面前都顯得較為笨拙。自動化機械設備的高強度、高精密度、高轉換度都使得差異化的需求都能夠得到快速、準確、標準的品質保障。目前家電行業莫不是如此,尤其是生活小家電的快速崛起,要求企業能夠滿足小訂單、差異化需求的個性化生產,這個時候智能化、科技化的制造機械正有了用武之地。
最高的效率、最好的結果絕大多數時候是契合了發展大趨勢的“應運而生”“順勢而為”。如今政府已經意識到自主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對于整個中國制造、中國智造、中國自造的意義和價值,因此也把裝備制造業的發展作為國家七大未來新興產業來抓。在中國,“聽黨的話、跟市場走”就是契合了兩個趨勢,一是國家發展的需求,再一個就是市場客戶的需求。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正是真正適應這兩個需求、滿足這兩個需求,因而即將在行業春天的已有大背景下,進一步騰飛式發展。